M3儀表件建模過程中,經常會使用M3儀表件與特殊件。在操作時,有兩種方式,一種使用Engineering tag,一種使用On-the-fly。前者,對于元件設計條件比較完整的情況適應較好,后者則是適應于尺寸等設計條件不全的情況。
對于Engineering Tag方式,因其尺寸較完整,在建模時也比較容易,無需太多額外調整。
對于On-the-fly模式,則需要在設計人員建模時調整其外形參數(shù),尺寸,端面形式等等。因此,在操作過程中,必要一些額外的工作量。下面結合軟件環(huán)境特點,介紹兩種提高效率的方案。
M3儀表件建模時先建一對法蘭后插入元件,優(yōu)化端口屬性設置
因圖例程序為動態(tài)端口。所以軟件會根據(jù)端口匹配的規(guī)則,在放置時自動設置相匹配的端口。如對焊連接的BE,法蘭連接的RFFE等。利用這一特點,我們可以在所需位置先插入一(片)對配對法蘭,然后再于法蘭連接面處插入所需的M3儀表件或特殊件。
調整on-the-fly元件初始尺寸,優(yōu)化元件外形尺寸
元件M3儀表件的初始化外形尺寸是寫在程序中的。因此M3儀表件的表格中,不含初始化的元件尺寸。但是可以通過對M3儀表件的part表結構調整來完成元件尺寸的初始數(shù)據(jù)參數(shù)調整。
現(xiàn)場客戶在對M3儀表件做檢修、校驗時,對M3儀表件的兩線制、三線制、四線制以及各種有源和無源的概念不清楚,導致儀表到機柜AI卡件的接線方式、供電方式未正確判斷,常常會造成保險燒壞、信號數(shù)據(jù)上傳失敗等后果。